首页

同好

时间:2025-05-29 16:51:27 作者:中外反法西斯文学互译:传递守望和平共同心声 浏览量:95255

  中新社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 应妮)人在草木间——中国古人在造字时传神地阐明了对“茶”的理解。

  刚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涉及惠民镇的景迈、芒景两个村。遗产要素包括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3片分隔防护林。世居民族创造性地采用适应自然、适度利用的“林下茶”种植方式,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茶文化景观。其中保存完好的5片古茶林面积达1180公顷,估算古茶树数量超过120万株,茶树大多高2米到5米,较大的古茶树高接近12米。

景迈山古茶林航拍图。 贾翔摄

  这是一片悠久的古茶林。

  史学家在唐代《蛮书》和景迈山的寺庙经文上发现,公元10世纪以前,这里已经大规模种植茶园,迄今一千多年。

  约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布朗族和傣族先民迁徙到景迈山。傣族传说中,先祖召糯腊追逐马鹿来到此地,见森林茂密土壤肥沃,便停下他们的脚步,定居于此。

  布朗族先祖首领帕哎冷迁徙到景迈山时遭遇瘟疫,偶然被此处一片树叶所救,感上天恩赐,遂率部落在此定居。61岁的芒景村布朗族茶农南康说,布朗族人至今恪守先祖留下的遗训:留下金银财宝终有用完之时,留下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之时,唯有留下茶园和茶树,方可让子孙后代有吃有穿。“我们布朗族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茶树”。

  这是一片智慧的古茶林。

  先民采用的林下茶种植方式传承至今。

  寒风霜冻,在景迈山并不常见,可一旦出现,就会给茶林带来致命影响。病虫害传染也威胁着茶林的安危。面对这些难题,先民选择在森林间有限度地片状开发茶林,茶林之间保留森林作为分隔防护,使茶林处于森林的保护之中。

  同时,森林中其他树木时刻觊觎着茶树的生存空间。为了保证茶树更好生长,人们选择性地砍伐对茶树生长不利的植物。一些遮阴乔木被保留下来,以提供茶树最喜爱的漫射光;在古茶林中保留或栽植桂花树、多依树、樟树,其特有的香味会传递给茶叶,使茶叶具有天然的香气,同时也会抑制某些病虫害。茶林最上层是高大的乔木,中间是以茶树为主的小乔木和灌木层,地面是草本植物。草本层和枯枝落叶一起养护着土壤,提供茶树所需的天然养分;生活在森林里的昆虫和鸟类,会帮助茶树免遭害虫啃噬。天然农法使古茶林得以维系生态平衡——这种林下茶种植方式,让茶树活力十足地生长在立体森林生态系统中。

  这是一片生态的古茶林。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曾在这里对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详细调查。

  长尾单室茱萸、篦齿苏铁、滇南风吹楠、黑黄檀、大叶木兰、中华桫椤、苏铁蕨等14种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和茶树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

  观测数据显示,古茶林内共记录种子植物125科、489属、943种和变种,观赏昆虫16种,陆生脊椎动物187种,哺乳动物22种,鸟类134种,经济昆虫21种。其中,位于芒景村的蜂神树是一株50多米高的榕树,现有蜂巢约70个,树上的蜂巢是绝对不允许采摘的。

  良好的植物、动物多样性一方面使物种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可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上层乔木的落叶又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丰富有机养料,进而有效地维持了古茶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这也是一片活力的古茶林。

  不仅古茶林生态活力十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因为保护古茶林而获益良多。景迈、芒景两个村寨劳动力的90%从事与茶产业相关的诸如种植、茶园的维护、茶的制作、加工、储藏及贸易等各方面的工作,茶叶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90%以上,遗产地居民收入远远超过所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景迈山古树茶均价由2010年的500元(人民币,下同)/公斤增长到现在的800元到1200元/公斤。

景迈山古茶林。 中新社记者易海菲摄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文本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耀华指出,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中国西南地区世居民族延续至今的林下茶种植传统的典型例证。这一种植方式在当今世界规模化台地茶种植园主导的背景中十分独特,显示出了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伦理和智慧。

  他期待,作为全球首个茶文化主题的世界遗产,景迈山在茶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领域的前沿探索,能够为世界遗产保护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与全人类共同守护好世界遗产。(完)

【编辑:王祎】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商务部:欢迎阿联酋企业持续扩大对华投资

风吹过境,乘坐列车奔驰于集二国际干线上时,集草、灌、乔为一体的防护林带犹如大地的“绿色脉搏”,护卫着铁轨,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无限的生机。集二铁路是连接内蒙古、乌兰巴托、莫斯科的国际联运干线,也是“一带一路”中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横穿中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的浑善达克沙地,这条铁路干线过去常年被黄沙环绕覆盖,飞沙走石、遮天蔽日,沙害断道时有发生。“风吹沙子跑,沙砾打在脸上就像刀子割一样”,集宁工务段治沙车间工长张炜谈起27年前的艰苦岁月,第一次清理风沙埋道时,沙子打得人睁不开眼的景象让他记忆深刻。“那时候,只要刮大风,我们就得扛起铁锹、背上水壶干粮赶赴沙害现场,一锹一锹地把掩埋线路的沙子铲出去。”频繁发生的沙尘暴使线路被风沙淹埋,给铁路运输带来严重影响。数据显示,仅2001年至2002年间,集二线就发生沙害断道301次,沙害造成停车83次,影响行车767小时26分,最严重时,沙埋轨面高达1.5米。

广西“网红”城市夜市游人如织 城市管理者“护航”夜经济

四是合流问题仍然突出。大宗毒品走私贩运中多涉及枪支、爆炸物品,以枪护毒特征明显。与此同时,枪爆物品仍是暴恐分子极力获取的重要作案工具。

南宁4月9日电(杨晓佼)4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介绍,根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关于2024年我国沿海海洋灾害预测的意见,经过分析研判,今年广西海洋灾害趋势接近常年或略偏重。

绍兴黄酒情绪消费热 “卖生活方式”成新时尚

如今,衢州生产的鱼子酱已经出口至4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连续9年稳居世界第一;2023年,外贸出口额实现1.86亿元。凭借优质品质,衢州鱼子酱还登上了德国汉莎航空、国泰航空、新加坡航空的头等舱,并亮相奥斯卡晚宴。

广西推进重点外贸增量项目 特色产品争相“出海”

新书发布现场,来自不同领域的留学生讲述了留学与求职经历。不少学生和家长通过这些鲜活的故事,从院校专业、留学生活、求职就业等不同维度,立体真实地了解了出国留学和国际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及职业发展的影响。(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